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用福、禄、寿、喜、财“五福”简单概括。这一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中,根植于中国本土的文化观念,构成了吉祥文化的核心内容。
在古人眼中,“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洪范》将“寿”列为五福之首,恰表明先民们很早就懂得:老而为寿,寿而为尊,尊而为贵,贵而为福。追求长寿是人类文明发展最有力的驱动力,也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三千年前的周人就已通过吟唱“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诗经?豳风?七月》)祝福寿星长命百岁,因为在他们看来,人老了,眉毛就会变长,因此祝人长寿也称眉寿。为人祝寿,送上生日礼物的时候,随赠祝寿诗或辞,则礼与诗相映生辉,愈显珍贵。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2年5月20日发行2022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一套,其中一枚100克银质纪念币的背面刊有“福寿康宁”字样,搭配鹿、葫芦、祥云等装饰组合图案,实现了方寸之间的书画合璧,祝福之意充溢其间,实为向长辈送寿礼的首选。
“福寿康宁”一语,出自宋朝陈亮《喻夏卿墓志》:“福寿康宁,子孙彬彬然,皆有可能者,天于夏卿亦何所负哉!”意思是说,一个人要过得幸福,不单要长寿,活得健康、安宁、愉悦,还要看到自己的子孙有出息:“彬彬然皆有可观。”古代名士把“福寿康宁”当作个人修身治家的大事看待,甚至制作了很多“福寿康宁”钱,有的背面刻有龙凤或八卦图案。这种带有祝福语的钱在古代通称“花钱”,是一种没有流通功能的特殊钱币,过节的时候作为礼物相互馈赠,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福,有点类似现代发行的纪念币。但在给人的美学鉴赏上,远没有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这枚纪念币吸睛。
“福寿康宁”主题文字位于币面中央偏左处,而一头漂亮小鹿则稳居中下部,她的小嘴微闭,眼睛炯炯有神地望向前方。因为采用了彩色喷绘工艺,使之显得活灵活现,连毛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一对硕大的鹿角朝后方和两侧伸展,像粗壮的树杈,坚硬威武。在古代,鹿被视为太阳的使者、大地之母,神奇的鹿角就像“生命树”一样,秋天“成熟”脱落,春天“发芽”再生长,仿佛被赋予了死而复生的能力,加上鹿非凡的生殖能力,试问还有哪种动物能比它更适合当长寿的“代言人”呢?是故在古代的祝寿词或祝寿画里,鹿作为一种吉祥符号经常出现,它不仅象征长寿,又因鹿禄谐音,寓意着俸禄和富贵,鹿又成了政权和地位的象征。
这种神奇动物的身旁总少不了花草果木相伴。鹿角附近,三只橘黄色葫芦在绿叶点缀下尤其显眼,仿佛挂在“生命树”上。它们虽然形状类似,但大小不同,姿态不一,各有各的特色。彩色喷绘工艺的恰当运用,使其不仅极具立体感,而且生动传神,富于变化。
葫芦作为人类最早种植的植物之一,在世界上存在的时间不少于7000年。考古人员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7000年前的葫芦及种子,被认为是世界上关于葫芦的最早发现。无论是中国、泰国,还是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非洲的埃及等地都有葫芦及种子的出土。
可以这么说,葫芦是新石器时代(甚至更早)人们生活中几乎“不可一日无此君”的东西,它就像一个“百宝箱”,依据先民的需要而变化出不同的用途:它的嫩实和叶子可以食用;干燥的果实剖开后可以做碗、盘、杯、勺、瓢等各种容器;小葫芦可作鱼网的浮子;摇动干葫芦发出的咯咯声,是作物成熟时驱散鸟兽的有效工具;它还可以做乐器……更重要的是,在船和桥尚未出现的时代,葫芦是先民们触手可及的浮水工具,流传到现在的神话中,伏羲、女娲就是躲在一个巨大的葫芦里才逃过灾难。
随着人们对葫芦认识的更加深入,它的用途也越来越多,比如葫芦可以入药济世救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句至今还是人们常用的口头语。如此物尽其用的植物,深为人们喜爱,也被寄予了诸多希望,它是健康长寿、顺利如意、应有尽有、神通广大的象征,其枝茎为“蔓”,“蔓”“万”谐音,“蔓带”与“万代”谐音,“福禄”与“葫芦”谐音,福禄万代即是“福禄(葫芦)寿”齐全。人们常常将葫芦用红绳线装饰来悬挂,或是将其造型、纹饰等应用到服饰、陶瓷器、木竹器、玉石器、书画等各个范畴,求个吉祥如意,福禄双全。币面上福(葫)禄(鹿)的组合,加之四周“祥云”的衬托,正是对“福寿康宁”最形象化的表达。值得一提的是,纪念币的底面在镜面的基础上还采用了光变鳞彩工艺,五颜六色的光束在小鹿背后,仿佛神鹿是从天而降,细细端详,它就像在与你耳语:不用担心,一切不好的都将过去。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人类的寿命正在逐渐增长。2015年至202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从76.34岁提高到77.93岁。在此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之际,惟愿人类社会齐心协力,早日走出疫情阴霾,祈盼所有人都能健康长寿,称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