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年份的“熊猫”金币中,只有1982年发行的“熊猫”金币没有面额,仅在背面标注了成色和重量。据中国金币总公司原总经理贡清栋介绍:当时考虑法定货币的后期法偿等诸多问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和争论,无法达成共识,因此,最终决定暂时不标面额。而上海造币有限公司设计师陈坚回忆称:1982年发行的中国“熊猫”金币,因央行决定按照南非克鲁格金币的币面设计思路来进行铸造,所以未标面额。
南非克鲁格金币是世界上第一枚以盎司为计量单位的纯金金币,自1967年第一枚克鲁格金币面世以来,它已逐步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且流传最广的金币。克鲁格金币的最大特点就是无面值,虽然是法偿货币,但其正反面均没有标注面值,这样做是为了强调每一枚金币的价值是与它们所含纯金的价值紧密相连的。不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也迅速效仿,相继铸造发行普制金币。但这些国家觉得既然是货币,标上面值似乎更合适。因此这些国家发行的普制金币就按不同的含金量,不同的直径分别标上5元、10 元、25元、50元、100元等象征性的面值,并由此逐渐成为国际惯例。在1983年以后发行的“熊猫”金币,考虑到当时的国际惯例,按不同含金量都标上了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