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关于“收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可以是投资理财的方式,也可以是文化鉴赏的载体。下面是一篇来自微友的收藏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民众喜爱金银币,收藏金银币之风由来已久,早在《大戴礼记?劝学》篇中,就有言道:“故天子藏珠玉,诸侯藏金石,大夫畜犬马,百姓藏布帛”。但本人却认为“收藏”者,更关键在于“藏”而不是在“收”。不能只是一味的去“收”,有必要的放松自己紧绷的神经,给自己更多的思考和学习的空间??以便能更好的“藏”。
有时金银币拥有数量的多少,并不是衡量优秀藏家的绝对标准。最称职的收藏家眼中往往看到的并不是实物的金银,而是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素养。精读于《金石萃编》,《古泉汇》的人,虽可以知金银的躯干,却精神不一定入心;而囤货金银于木匣里,束之高阁中,最后待价而沽的,那则是“商”,更难得金银币的藏家之乐。
国人对金银币的收藏爱好,有的是出于金银币本身的性质,有的是出于金银币之上的文化传承。曾在杨万里《程泰之尚书龙学挽词》中见:“相逢便金石,一别几春秋。”作者便是认为,友情之坚足用金石才可表达,而《后汉书?独行传序》中则有“或志刚金石,而克?于强御”的说法,来形容心志坚定,忠贞。
而依附于金银币上的文化传承更是不可胜数,且先不谈早期的其他金银币中的作品,单单是近期徐悲鸿徐大师的一系列金银币便是思想文化上的大餐了。方寸之间,尽显乾坤:《六骏图》创于抗战的危难关头,作者却没有放弃对黑暗的抗争,六匹骏马呼啸狂奔,象征对自由的渴望与生命奔腾的活力。《和合二仙》作于作者的人生低谷,却依旧不掩饰人性的友情之光。《红叶喜鹊》则是深寓了国内传统的喜事文化,但这幅画的背景却是徐悲鸿大师的逝世前夕!可见作者的精神境界是多么的乐观豁达。正是有如此的精神存在,作者的一生才是如此的洒脱。
收藏金银币也可如痴似狂,币间更是别有洞天,对金银币的喜爱从物质上升到精神亦然是可钦的,也是必然的。追根求源,欣然忘食,体验不同时空,不同人物的文化交流也只有在“藏”的过程之中才能体会到,是只“收”不“藏”,“不求甚解”的人所不能感受到的风流!
因此,收藏必须注重“藏”,有了“藏”的境界,多了一份闲趣,少了一份无谓的争执。品一枚好的金银币正如品人,或善或喜,或愁或叹,品尽诸子百味,方成收藏大家。(本文系微友供稿,如需转发请标明作者并注明出处)